今天,宁波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宁波电视台《第1发布》专栏邀请到宁波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副主任、党委委员汤毅,介绍建筑装修大件垃圾在高新区建筑装修大件垃圾处置中心如何“变废为宝”。
宁波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创新建筑垃圾治理新路径,探索出全国领先的“搭把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
在高新区建筑装修大件垃圾处置中心,建筑垃圾会收储到这里,机器通过破碎、筛分,形成再生骨料。
部分再生骨料可以直接出售;另外一部分通过机器做成了一种再生砖,是建筑用材料。
处置中心去年5月正式投产,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生产了4500多万块环保砖,处理了高新区这一带固废垃圾约10.5万吨,减碳约1.2万吨。
这个生产线的落地,破解了高新区建筑垃圾处理的难题。该生产线目前是1.0版本,接下去会在江北慈城,象山和海曙建2.0版本的生产线。
问:“搭把手”模式到底有什么样的独到之处?
汤毅:2018年,我们与宁波富邦集团合资成立宁波供销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我们运用了物联网、车联网、互联网,加上大数据、云计算、AI识别等技术,探索构建智慧一体化的“搭把手”资源回收体系,覆盖城市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处置的全体系,打通了分类、收运、分拣、利用的全链产业。
我们坚持自主创新,收获了108项专利及著作权,成功研发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制砖“三合一”智能处理装备,技术水平领跑全国。
整个体系的前端配合“甬废清”全市数字化监管平台,形成“建筑固废—再生原料—绿色建材”的循环链条。
其中最关键的是“搭把手”一体化模式,投入少、体积小、效率高。整套设备的投入只需要15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也只需要15亩。一个处置中心仅仅需要一条生产线,就能实现“全通吃 不挑食 不卡顿”,包括最难处理的混合建筑装修大件垃圾,如沙发、床垫这一类。而且砖块成本比同类产品要低30%以上,能够实现长期、持续盈利。比如,这个处置中心产值就有1500万元,利税贡献超过350万元。
问: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规划?
汤毅:接下来,我们打算以“技术输出+区域合作”为核心策略,构建市内、省内、国内三级市场体系。
一是市内筑牢基本盘。要在海曙、鄞州、江北、镇海、象山等区县布局6个分布式处置点,实现主城区建筑垃圾1小时收运圈全覆盖。
二是在省内打造一个示范带。我们同嘉兴、金华、台州等地政府合作,输出宁波技术与管理模式。
三是在国内构建一个辐射网。到目前为止,已签订国内各类订单7套,意向合作有40多个地区。我们的业务覆盖江苏、河南、山东等10余省市。在去年12月与中国再生资源集团签订战略协议的基础上,力争2025全年实现年处置能力100万吨,产值超亿元,打造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