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期供销好人物介绍供销社“新二代”、镇海区金果园蔬果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杨一昕。近年来,全省各地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注重以“贤”赋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央视四套《记住乡愁》栏目播出《智慧田园里的农业梦》,讲述杨一昕从海外学成归国,接过父辈接力棒,投身农业农村发展,充分利用供销社资源,发挥专长优势,开启“智慧农创”、带农共富的生动实践。
一、归国创业 扎根乡土
“我的父亲杨乾雄是镇海当地一名‘老供销’‘老农业’,在父亲的影响下,我自小就对农村怀有深厚的情感,所以在我出国留学选择攻读专业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农业。”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安省农学院学习期间,杨一昕埋头苦读,只盼有朝一日学成归来,以所学为所用。2020年,在结束留学生涯后,他便把目光瞄准了乡村振兴一线,把实现梦想的首站选在了上海。
在上海奉贤区青村镇的吴房村,杨一昕主要负责村子的规划、运营,黄桃的种植和销售。从前期在田地里进行病虫害防治,到控制桃树间距以方便采摘机械进入,再到操作水果分选机器,捡出有裂核或虫眼的次果,杨一昕边工作边学习,逐渐熟悉了水果从种植到销售的全套流程。同时,给果品拓宽销路是杨一昕的重要任务,不仅成了“水果推介官”,还过了把直播带货的瘾。
一年多的工作让杨一昕受益匪浅,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多思考,更加坚定了乡村振兴必须由农业发展来带动农民致富这个信念。2021年夏,他离开上海回到宁波,回到了家乡镇海。“我家从曾祖父辈开始世代务农,乡村是我的家,无论是海外求学还是回国后在上海实习,都是在为返乡创业做准备,此刻,时机已到。”
二、承前启后 开疆拓土
回到宁波,杨一昕便来到由镇海区供销社领办的镇海区金果园蔬果专业合作社工作。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借力供销社、农合联资源服务优势,引入现代化农业设备,构建智慧管理系统,推进“数字农场”建设。在供销社、农合联支持下,种植基地安装了智能化温度控制系统,强化了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运用,解决了低温天气对农作物的伤害问题,也节省了灌溉的人力,还能精准调控水肥用量,以保证果品口感,给农场带来了较大收益。
2021年7月,台风“烟花”在浙江登陆,亲眼看着已经挂果的桃树在狂风暴雨中“夭折”,采收量锐减50%以上,杨一昕真正体会到老一辈常说的“农业难做”“做农业很苦”。正是这场台风,让他决定要“武装”大棚,提高果蔬种植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杨一昕利用供销社农合联综合服务平台,联合人保、气象局,创新试点推出桃子、葡萄等水果气象指数保险,提升合作社等农合联会员的风险承压能力。2022年台风“梅花”期间,金果园农业基地受灾,但由于事先投保,23亩晚熟葡萄得到农险理赔,有效减少了损失。
此外,杨一昕持续加强与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不断创新农特品种,金果园推出的鲜食水果玉米、水果番茄等主打产品深受市场欢迎,逐渐打响了品牌。在市场推广方面,杨一昕在考虑基地产品体量的基础上,和团队主要面向本地市场进行产品覆盖,打造上午采摘、下午食用的“FTT”模式(farm to table,从农场到餐桌)。
三、衷于情怀 共建热土
杨一昕主导的《南岚湾精品番茄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是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的典型案例。“一产”是根本,主要是通过标准化生产带动规模化生产,同时进一步发挥产地优势,构建批发、伴手礼、社区团购、微信小程序等多平台、多渠道销售体系。“二产”是通过向镇海区供销社资产租赁的方式引进两条无损测糖分拣线,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还可以帮助周围有需要的农户完成分拣。“三产”是通过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及区供销社等政府机构的推介,拓展农文旅研学项目。
“我的父亲杨乾雄非常注重与其他农户之间的互助协作,在镇海区供销社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了水果番茄产业农合联组织,带动周边种植户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在父亲的影响上,杨一昕不遗余力地发展壮大农合联产业体,将会员从成立之初的三十余个扩展到目前的近50名,并在销售这一相对弱势的环节通过电商、直播等新方式、新潮流,拓宽会员们的销路。如今,杨一昕在当地的“带货圈”内小有名气,产自澥浦的水果番茄、草莓、水果玉米等产品声名远扬,频频出圈。前两年来到澥浦种植番茄的南岚湾种植户张友文这样说道:“跟着金果园的标准种,跟着杨一昕的办法销,一起致富准没错!”从刚承包时的勉强保本到去年收入近二十万,这是小番茄带动大共富的一个小小缩影。
近两年,杨一昕通过技术帮扶、“出山带货”,帮助农户增产增收,不断地用自己的力所能及,共建协作共富的热土,把共同创业的种子播种到偏远地区。通过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农户的技术和销售协作,高甜度、清口感的盐源苹果跨越2000多公里来到了镇海,成为本地市场的果品“新宠”。
当青年邂逅土地,是精耕细作的实践,也是脚踏实地的成长。如今,不到十年时间,金果园从创立初期的30亩小基地,已发展成镇海区域范围内总面积超600余亩的四座基地。在乡村振兴路上,杨一昕表示将继续以父辈人为榜样,和更多的“新农伙伴”一起,以新技术、新理念、新场域作为未来方向,在孕育无限生机的乡村土地上,以火热实践实现青春与家乡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