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浙江宁波镇海区社:打造区域现代化为农服务体系样板
  • 阅读:
  • 时间:2024-07-16
  • 发布:中华合作时报20240716
  • 本报讯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供销合作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供销合作社决策部署,以为农服务为宗旨、“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县打造为主线、综合平台建设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为方向,在为农服务领域拓展、网络健全、平台打造、能力提升上不断探索创新,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共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能

    聚焦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县5方面20项指标要求,强化“数字赋能”,推进为农服务制度重塑、体系重整、多跨协同,为全区农户提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综合服务,实现全区农合联会员100%注册。谋划建设特色应用场景,重点推动劳务中介、镇农惠(产销)共富、信用+农合联等场景建设,“信用+农合联”项目在宁波市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该应用场景自去年7 月上线以来,通过整合共享公积金缴存信息、社保参保信息等公共数据和农户经营数据,农户只需在线申贷,金融机构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即可在线给出预授信金额,已为149位农户提供预授信1.5亿元,申贷耗时缩短2/3。

    狠抓体系构建,建强服务平台

    形成“1+6+5”农合联组织体系,在6个涉农镇(街道)设立农合联办事处,成立蔬果、水果番茄、葡萄、粮食、农旅民宿5个产业农合联,发展团体会员196家,个人会员106名,区、镇两级农合联组织体系普遍建立,特色产业农合联实现全覆盖,综合服务与专业化服务作用日益凸显。打造区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整合16家单位涉农公共服务职能,将原先分散在10处不同场地办理的涉农服务事项集成到一地办理,“一站式”办理41项涉农服务事项,涉农服务窗口优化整合为5个,涉农事务全周期办结平均时间缩短至2个工作日内,在推进为农服务职能和资源向农合联转移、集聚上取得标志性成果,实现涉农单位一体办公、服务资源一同共享、为农服务一站办齐的改革初衷,被认定为省级农事服务中心。当前区“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运行服务支撑机制日趋顺畅,实现了群众有需求、服务中心有响应、涉农部门及其科室有反馈的互动机制。

    聚焦农户需求,优化服务水平

    开展“‘访会员、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农合联会员大走访活动”,全面摸底排查全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建立“党员+农合联+农户”的“一对一”模式,成立9支农业技术小分队,下乡入田送科技、送农资、送资金、送政策,现场技术指导、病虫害诊治等500多人次。强化农资供应、储备、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等综合服务保障,2023年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15万亩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2000人次以上。创新农业保险服务,投放全产业、全周期农业保险,覆盖面积约6万亩。开展农合联会员预授信活动,为近400个农业主体授信10万至500万元不同额度。出台全市首个“共享应急农机”实施办法,开展农机采购、维修、共享一体化服务,试点打造农机装备共享平台,新增农机20余台(套),农机共享服务40台(套),服务面积5000余亩。新建烘谷中心3个,增加烘谷能力300吨/天。

    创新服务载体,构建共富格局

    牵头全区9家单位组建农合联“农合先锋”党建联建,以“农合先锋”为纽带,成立全市首家“共富工坊”产业指导中心,建立中心党支部,联建单位轮值开展活动,推动涉农部门、服务机构强强联合,开展大型活动,为“三农”工作保驾护航,绘就共富鲜红底色,“农合先锋”品牌获评市级党建联建典型案例。通过统一组织体系、统一培训指导、统一资源调度、统一品牌运营,为来料加工、定向招工、电商直播、农旅融合、品牌带动、产业赋能等6种类型“共富工坊”提供组织孵化、规划建设、供需对接、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各类服务,提升产业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专业化组织程度。目前,中心已孵化“共富工坊”25个,联结企业90余家,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就业近千人,人均月增收近3000元,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村,形成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的良性循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