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慈溪市农合联不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资金、科技支持力度,加强培育、培训、服务和引导,全面推进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其中,慈溪众佳红美人果蔬农场等19家家庭农场被认定为2022年度宁波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数量居全宁波大市首位),海通时代果蔬专业合作社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2022年度宁波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居全宁波大市前列),观海卫观月水稻种植场等6家家庭农场被认定为2022年度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数量居全省前列)。至2022年底,慈溪累计认定县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142家,其中省级、宁波市级分别达到56家、105家;认定县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94家,其中国家级、省级、宁波市级分别达到45家、26家、10家,认定数量均居各级前列。
一是优化农业营商环境。着眼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短板,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业建设项目,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扶持推进科技化、工厂化重点项目投产建设。同时,积极引进农业招商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切实改善农业主体生产经营条件。截至目前,累计招引项目13个,已完成投资3亿元,2023年预计新增投资超6亿元,入选省重大项目5个,已全部开工建设。
二是强化绿色优品供给。聚焦“品质+”,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绩效评价,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主要信息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全过程、生产贮存保鲜运输全链条、农林牧渔全产业链监控,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互联互通。2022年我市24家主体列入评价结果名单,等级均为B级,数量居全宁波大市首位。
三是深化示范引领效应。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示范作用,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打造坎墩玉兰农场、逍林紫星农场等一批“共富工坊”示范基地,通过与农户结对等方式,为片区基地的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农资供应、市场销售等服务。目前,慈溪共有7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与21万户农户对接,辐射带动面积10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