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耕备耕时节,通过数字化应用,农户买农资就像手机点外卖一样便捷,农药化肥数字监管让农产品更有保障。
眼下,嘉兴桐乡大麻镇3000多亩冬小麦和油菜已进入生长关键期。下午,记者在大麻镇永丰村种粮大户沈建林的油菜地里看到,一架无人机正在油菜上方来回穿梭,喷洒农药。
在田边操作无人机的是大麻镇龙图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凯波,他告诉记者,今年冬天雨水多,现在油菜处于开花前的抽薹期,需要及时施肥并且防治病虫害。
“我们收到了农户给我们下的单,我们也安排了无人机,包括一些其他设备,在田头给他们作业。”何凯波说的“订单”是种粮大户沈建林在“田保姆”小程序上下单的。
“现在对我们这些大户来讲很方便,上午我手机上下单了之后,下午合作社马上就派人来打农药、施肥了,很方便。”沈建林说,农忙时节农机服务很紧俏,数字平台可以及时跨区域调配,对农户很有帮助。
“田保姆”围绕“种粮一件事”,除了提供植保作业、种植托管等社会化服务,还有保险、贷款等金融服务。沈建林说,许多种粮的各级补贴、奖励,点点手机就能审核领取,“综合下来每亩差不多补贴400多元,去年一共拿到了十几万元的种粮补贴,这样种地也比较放心了。”
春耕、春种时节是各类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需求最旺的时候,一些数字农资应用正悄然改变着农户的生产习惯。
今年,平湖市丰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推出“数字移动药房”,农户手机上下单,平台能实现市域范围内所有农资30分钟内完成配送。平湖农户张良杰刚在线上买了两箱除草剂。
“之前我们采购这个农资的话,本人要过去,货源不太充足,第二天第三天还要去了,等他货发过来再去拿。现在通过线上下单,最短的时间给我们送过来,方便了很多。”张良杰说。
面对今年农资价格波动,宁波市供销社通过“甬创慧”为农服务数字平台向种粮大户开展农资线上直供服务,减少中间零售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宁波甬丰农资北仑营销中心业务经理齐尚财介绍:“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做到了从经销商直接到农户手里,省去了中间的销售环节。制作了农资优惠券直接发放给农户和指定一部分的农资低于市场价供应,让利于农户。”
农产品安全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为了让农户合理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确保农产品品质,省农业农村厅开发设计的“浙农优品”数字化应用派上了用场。湖州安吉白茶种植户张小华说,“浙农优品”会根据他们茶园的实际情况,给出农资使用的建议,并且直接通过平台进行实名制购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一一记录,这也成为农产品相关认证申领的重要依据。
“浙农优品”设置了从投入品的使用,农事操作,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追溯,以及产销对接方面,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闭环,这样对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的增收致富,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字化的应用服务。
“产品、生产记录、农资,就是田里面种点什么都要记录上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冬寿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和定额制施用,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了我省农业绿色发展。
目前,“浙农优品”在我省86个涉农县全部实现数据跨级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