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航拍开耕!宁波市举行大型农业春耕备耕暨科技下乡启动仪式
  • 阅读:
  • 时间:2021-03-17
  • 发布:宁波晚报(20210312)
  • 惊蛰已过,春回大地,一年一度的春耕季节已然到来。耕地、育秧、播种、插秧,宁波全市农田陆续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伴随春日的跫音,3月12日,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在海曙区古林镇前虞村数字农业基地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2021年农业春耕备耕暨科技下乡启动仪式。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县(市)农业农村局和供销社相关负责人、农技专家,重点产粮乡镇和经营主体代表百余人参加活动。

    基地现场安排了大型耕、种、植保等机械和无人机演示,展示我市数字农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为种植大户带去更多选择。有关部门负责人也通报了今年我市农业领域相关政策,激发种植户的积极性。


    我市春耕大生产拉开序幕。杨辉/摄

    农业“无人机”很吸睛

    插秧机、移载机、喷雾机、播种机、运输机、无人植保机,海曙区前虞村数字农业基地田埂上,数十台不同功能、不同品牌的农业机械一字排开,数十年的种粮大户亦开眼界。尤其是下田示范作业的无人驾驶耕地机以及无人驾驶插秧机,按照设定数据,自行在地里来回耕地,十分吸睛。

    海曙区供销社主任潘信伟告诉记者,无人驾驶农机的数据可以在稻田不远处的数字基地的控制中心设定,来回里程,往复几次均可远程操控,意味着农民从此可以“洗脚上田”。

    无人驾驶耕地机。杨辉/摄

    “在我们地里,新型农机收割机在试用,但像类似无人耕地机还是第一次看到”,古林镇茂新村家庭农场主徐惠平新奇地说,现代化农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传统农业耕种效率,农机的更新迭代速度也快,越来越多的“新式武器”被研发出来,种粮大户也需要紧跟时代,经常出来“领世面”。

    据了解,位于海曙区古林镇的数字农业基地是国家首批、华东地区唯一的优质高效水稻大田种植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所在地,各类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在这里率先投用,也是希望以此为支点,撬动整个片区的农业和农民发生新变化。

    新型农机展示。顾嘉懿/摄

    近两年,基地成立发展飞快,该地种粮大户许跃进眼见千亩稻田变被参观的“景点”惊喜而欣慰。眼下正值育秧时节,“整个海曙区几乎都在这里育秧”,许跃进指着基地里的育秧、烘干中心说,该育秧中心于去年建成,单日生产能力最高可达到10000盘,单季服务能力可以达到15000亩以上。该中心的制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育秧烘干中心。顾嘉懿/摄

    送技术、送政策到田间

    农业农村局的“科技下乡”是我市“三下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天启动仪式现场,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搭台举办了粮油扶持政策、农机政策、农业保险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农业法规政策法规、数字“三农”、“肥药两制”、农业综合执法等宣传,与种粮大户直接对接,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收获好评连连。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和种业管理处处长贾红军接受采访表示,该活动为在全市兴起备春耕氛围,农业信息交流、农业技术普及、主推品种发布起到关键作用,从现场情况看,种粮大户参与相关培训积极性也高,活动成效良好。

    科技下乡现场。杨辉/摄

    市农业农村局长李强说,近年来,宁波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科技支撑显著增强,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去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6.94万亩、产量13.49亿斤,创下近五年来的新高。目前,全市已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5个、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58个、省级田间学校22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0%,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兴旺,提供了扎实基础和技术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