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半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宁波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主任
周信浩
二OO六年七月七日
同志们:
各县(市、区)社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交流,对下半年工作也都有很好的打算和安排。从总体看,上半年全市供销社工作呈现三方面特点:
一是经济平稳增长。虽然具体数据尚未汇总,但绝大多数县(市、区)社都谈到,好于往年同期。基本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二是工作思路清晰,年初的系统年度工作会议和三月份的全市供销社工作会议,突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供销社这一主题,服务与发展的思路进一步理清,目标更加清晰。三是工作重点突出,并取得明显进展。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可再生资源回收实事工程进程明显加快。
年初实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三次会议,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06-07年度我市可再生资源回收实事工程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市政府与中心城四区政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社区回收网点建设全面展开。根据进展情况,两年计划56个网点建设任务可望在今年底前基本完成。与之配套的《回收车辆管理规范》及新型回收车投放更新也在本月开始实施。实事工程建设最大难点——交易集散中心的选址工作,经市政府领导协调,可望得以落实。市区具体分为三个片,一是鄞州片(包括江东、海曙部分地区),二是江北片(包括海曙部分地区和镇海区),三是北仑片(早已率先建成运作),鄞州、江北片等项目建设争取在10月前启动。
我市实事工程建设工作得到了商务部和省、市政府的肯定。它是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标志性工程和重点建设工程,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百项重点项目之一,并被列为全国“十一五”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24个试点城市之一,分别在商务部、全国总社等全国性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许多县(市)对这项工作也很重视。宁海去年就已明确,正在抓落实。慈溪市委在6月份出台发展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明确了慈溪市社在此计划中的职责分工和具体时间表,既承担全市再生资源行业的管理职能,又承担回收体系建设和废旧物资加工交易中心、再生塑料贸易中心两重点项目建设的任务。象山、奉化、镇海、余姚都进行了调研,都有初步设想,有的已在选址和酝酿实施意见。
二、全市农资连锁放心工程稳步推进。
慈溪、余姚两市继去年网点建设全面铺开后,今年在服务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上积极跟进,努力打造“三网合一”的长效机制,在今年春耕农资供应中已初见成效。3月份鄞州区农资连锁平台也已全面启动,与市农资公司联合组建鄞州禾丰农资有限公司,在区政府支持下,正在全面推进基层连锁网点建设。象山县社经过积极努力,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前不久,在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下召开了协调会议,明确由县社牵头搭建全县农资连锁平台,并商量了相关政策,农资连锁公司近期可望组建。北仑、宁海已在选址筹建配送中心,奉化正在推进农资放心店建设。到六月底,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已发展近400家。全国总社和商务部对我市农资连锁经营工作也十分关注。
经市政府领导出面协调和镇海炼化公司的大力支持,镇海炼化公司明确全年供应我市12万吨优质尿素指标,统一由市农资公司一个头协调和调拨。这为我们顺利推进全市农资放心工程建设,保证优质化肥货源,保护农民利益提供了物质基础,是一件好事。尽管目前在协调各地供应数量以及流转程序上有些还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毕竟是系统内的事,可以逐步协商解决。我想基本前提应该是有利系统联合,推进农资连锁放心工程建设,而不是吃亏便宜的利益纠葛上。
三、重点项目建设活力增强。
宁海模具城上半年圆满完成了县政府交办的第二届中国(宁海)模具资源博览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达成意向交易额8569万元,当场成交2328万元,分别比上届同比增长34%和32.6%,并对宁海模具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促进作用。模具城三期工程已经启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机电学院动工建设;国家激光产学研基地落户模具城;六大服务平台运转顺利。最近,又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迄今为止唯一冠名“中国”两字的中国模具产业基地和“中国(宁海)模具城”称号。模具城科技含量大辐提升,集聚效应更趋明显。
镇海再生金属资源加工园区进场企业64家,今年1-5月加工拆解量达46.8万吨,实现产值23亿元,与去年同比分别增加15%和20%以上,预计全年可完成加工拆解100万吨,实现产值60亿元的工作目标。金属园区目前是全国同行业唯一的标志性园区,也是浙东生产性物流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大桥生态农庄做大做强乡村休闲旅游业文章。农庄第二期“生态农业大观园工程”上个月正式启动;计划还将建设长三角生态休闲渔村;完善盐生植物示范园工程;充实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内容等。自去年10月份开业以来,先后获得“国家AAA旅游区”,“浙江省首批三星级乡村旅游点”、“慈溪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等称号,是我市发展现代生态高效农业一个新的亮点。
余姚家俬城在设施利用,功能开发上正在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并争取发挥更好的效益。鄞州、北仑等在盘活资产上做了大量工作。
四、坚持创新实施联合发展。
全市供销社工作会议后,系统上下抓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发展机遇,找准切入点,联合拓展新的服务平台。
一是充分利用浙江(上海)名优农产品配送一条街这一平台,积极探索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各县(市)区社入股资金基本到位,与甬海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增资扩股注册成立新公司的筹备工作基本就绪,争取在这个月开业运作。
二是积极配合“百千工程”,搭建新农村建设中供销社系统的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慈溪、鄞州配合政府部门推进“百千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已实现镇(乡)连锁超市全覆盖,村级放心店覆盖率达85%以上。系统联合与余姚华联集团达成组建宁波供销家家福超市有限公司的合作意向,供销社系统出资240万,占股份48%。主要拓展方向是南三县,争取形成与慈客隆、新江厦“三驾并驱”的供销社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格局。
三是农信担保公司组建方案已初定。经分管市长同意,市财政局亦表态出资共同筹建农信担保公司,主要是为涉农中小企业、种(养)大户提供小额信贷担保服务。
四是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准备就绪。组织了有关社分管主任赴金华市社考察学习,目前,市社正在着手筹备系统第一期培训班的各项事宜,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后,争取打响第一炮,为今后的培训工作积累经验。
上半年各地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等方面,还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慈溪、奉化等社举办了春季农资新品推介会。余姚对农资连锁网点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余姚盐业公司在春季蔬菜收获时,及时组织供应腌制散装盐5万余吨,解决农民买盐难问题。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加工流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海通、海静、联华、同益、国泰等企业收购、加工、销售农产品均实现平稳增长,并使农民在价格上受益。象山绿得利专业合作社未产先销,用产前订单解决了地产杨梅2200吨的销路,占当地杨梅总产量的1/5。象山东海水产专业合作社在上海除经营管理“一条街”外,积极拓展配送渠道,仅“东海”一个口子,元旦春节期间销售水产品达1000多万元,全年可达3500万元,得到了当地农渔民的称赞和政府的肯定,同时也树立了供销社的新形象。余姚、宁海等社在组建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等为农服务工作方面态度积极,进展较快,鄞州、宁海、象山、北仑等上半年着重做好调研与选点工作,为下半年的推进做了周密的准备。
此外,各县(市、区)社高度重视安全和稳定工作,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上半年,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和大的安全责任事故。特别是北仑,在推进大矸社改制中尽管矛盾很多,压力很大,但工作认真踏实,因此,局面相对平稳。在稳定体制与队伍方面,也有一定进展,余姚市社全部人员已经正式进财政,宁海县社行政人员已进财政,工作经费县社自筹,其他人员采取职称聘任的办法来提高待遇,并同意该社招聘三个事业编制人员,目前报名的有近百人。
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特别自全市供销社工作会议后,各地普遍反应较好,各社领导班子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有为,踏实工作,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增实力,织网络,促联合”的工作目标,使各项工作有较大的起色。
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仍旧是老生常谈的县级社体制定位和进公务员队伍问题。我们虽无主动权,但要继续努力去做工作。各地有新的动向,要及时与市社联系,尽量做到妥然处置。2、供销社队伍老化问题。3、“三社”建设进展情况不够理想。
下半年主要工作:
一、要集中精力,保证完成全